一些叫蝴蝶的家伙—蝶戀花(上)
- 分類:蘢騰科普館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0-10-29 15:52
- 訪問量:
一些叫蝴蝶的家伙—蝶戀花(上)
【概要描述】繼上一篇《一些叫做蝴蝶的家伙—化蛹成蝶》,本期是【蘢騰生態館】蝴蝶系列故事第二篇“蝶戀花”。
- 分類:蘢騰科普館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0-10-29 15:52
- 訪問量:
繼上一篇《一些叫做蝴蝶的家伙—化蛹成蝶》,本期是【蘢騰生態館】蝴蝶系列故事第二篇“蝶戀花”。宏博的中華文化虛虛實實,文學修辭妙筆生花,騷客文人作《蝶戀花》抒情詠懷言志,纏綿悱惻多愁善感躊躇滿志,內容五花八門獨獨難見蝶戀花。
父親是中文系畢業的文字工作者,當過大學古文老師,他有一個愛好至今讓我感動,就是我小時候他幾乎從來不給我買玩具,只買書。就這樣,當別的小朋友還在穿開襠褲四處跑的時候,我已經開始熱衷于從《蝶戀花》中尋找古人觀察蝶飛花叢中的詞句,在《水龍吟》中探尋龍翔淺底的蹤跡,到《鷓鴣天》的天上人間去找雞,不過這種努力幾乎一無所獲。這印證了那句名言,選擇比努力重要,站在風口上豬都可以飛起來,沒有選對方向的努力則只能是瞎忙。不過我覺得這不能怪一個小孩,要怪就怪中國古代到近代都沒有博物學。后來知道,最早期的詞牌名或許跟內容有關,后來詞牌名逐漸變為只負責格律不負責內容,這種演變也算挺有趣。
以下是中國詩詞史上幾部經典《蝶戀花》,隨機作例不求全面,排名也不分先后,大家不妨去溫故而知新。詞牌名為蝶戀花的詞中經常既沒有蝶也沒有花,或者有花沒蝶、有蝶無花,恒溫羊膜卵高等伴人居陸生野生脊椎動物小燕子的出鏡率倒挺高,這種喧賓奪主的事情曾搞得年幼無知的我有點措手不及。
01 先有蝶還是先有花
之所以想談蝶戀花這個話題,首先是因為上一個話題化蛹成蝶得有續集;第二是因為蝶戀花這個話題好玩,它可能會告訴人們一些司空見慣又不以為意的事情,比如說植物界的陰謀;第三是因為蝶戀花的戀字表明了這似乎可以解讀為一個深夜檔的情感故事,注定有很多狗血八卦可扒;第四是因為蝶戀花還是個管中窺豹一葉知秋見微知著的故事,它背后是波瀾壯闊的陸生植物演化史。
我們打小就見到各種各樣的花,見到各式各樣蝴蝶,生活在這個色彩斑斕的世界,人之初性本善,我們善良又天真地以為這個世界從來就是如此婀娜多姿姹紫嫣紅??墒莿e忘了,1億幾千萬年前的世界和后來許多莫名其妙的宋詞一樣,既沒有花也沒有蝴蝶。
真正的花大約是1億幾千萬年前才出現的,換句話說,1億幾千萬年前地球上是真的沒有花。沒有花的世界是什么樣子,鳳凰傳奇還為此出了首霸榜KTV激揚廣場舞的歌:蒼茫的天下是我的愛,綿綿的青山腳下花兒正開。沒有花的世界,綠得確實很蒼茫,綿綿的青山就真的只有青山。如果這個世界沒有花,“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百年武大櫻花節,華南農大黃花風鈴木與紫荊齊開人山人海、萬人空巷的景象就不可能存在。沒有花的世界是一幅神奇的畫卷:少了五顏六色花朵的裝扮與點綴,除了少數的彩葉植物,植物所到之處當真滿眼綠意。這是植物界一個大的陰謀,一人被綠尚且如此不堪,它們居然堂而皇之綠了全世界,是可忍孰不可忍。
真正的花,出現在被子植物(Angoisperm)身上,所以被子植物也稱有花植物(也稱“顯花植物”)。非專業人士第一次碰到“被子植物”這個詞的時候,恐怕會覺得這個詞有點費解。不只是令人費解,而且還有歧義。既然有被子植物,是不是有枕頭植物?長得像草鞋的草履蟲有聽說過,長得像被子的植物是個啥?后來知道跟被子被褥沒有半毛錢關系的時候簡直大失所望,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但我還是忍不住以小人之心覺得,被子植物們自己恐怕也不喜歡這個有點奇怪甚至詞不達意的稱謂。被子植物,是指種子外有果皮包被的植物,被子植物中的“子”是指種子,可是,“種”和“子”之間,如果非要用一個字來代表種子,“種”顯然更合適。被種植物,名正言順,也不會讓人想到枕頭被套蚊帳涼席人字拖。
要說到花是什么時候出現的,就不得不提地質年代,很多地質年代和生物是有對應的,花出現的年代大約在1億多年前的白堊紀(Cretaceous)??铸垼―inosaur)繁盛于三疊紀(Triassic)、侏羅紀(Jurassic),于白堊紀滅絕。所以,如果你看到科幻穿越類電影回到白堊紀之前的時代有花出現的,一概屬于穿幫鏡頭,花出現的時候,恐龍們已經走到了生命史的尾聲,見到花的機會不多。
02 蝴蝶又是什么時候出現的
蝴蝶屬于鱗翅目昆蟲(Lepidoptera)。昆蟲出現的時間要遠早于花,有翅昆蟲4億年前就已經出現,無翅昆蟲就更早。不過鱗翅目出現得比較晚,在昆蟲中算是后起之秀,發現于黎巴嫩的琥珀中的距今1.25億年前的白堊紀小翅蛾(Parasabatinca aftimacrai)就屬于被記錄到的早期鱗翅目物種。地球上被子植物幾乎是在距今1.3億年前同時興起,也就是說,鱗翅目出現的時間和花出現的時間相距不遠。
最早的鱗翅目應該是蛾類,挺長一段時間后才從蛾類中分化出韁蝶——它們是蝶類的祖先,不難推斷花的出現還是比蝶要早一些,因此蝴蝶不會是花最早的擁躉,如果說蝶的初戀是花,那么花的初戀一定不是蝶。蝴蝶簡直是為花而生,它們進化出了適應吸食花蜜的高度特化的虹吸式口器,蝶對花相對專一,花對蝶卻不是,它向許多物種張開懷抱。
03 雙重標準
我小的時候對宗教很不理解,大概在初二的時候,在書上看到一個故事,故事是這么說的,有人拜訪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僧,正在談話期間,高僧先示意訪客安靜,然后表情逐漸變得溫和慈祥,慢慢地從藤椅上起身,小心翼翼地從藤椅上拾起一只螞蟻,把它放到地上,看著螞蟻遠去后,對訪客說,他害怕自己坐在藤椅上的動作把螞蟻晃暈了,也害怕他們的談話打擾了它。故事最后贊賞了高僧尊重生靈慈悲為懷的德行,我既覺得莫名其妙,也感覺到了某些宗教對待動植物的雙重標準。
且不說螞蟻有沒有耳朵、有沒有前庭會不會被晃暈,也不說把小小的螞蟻從藤椅上捏下來會不會誤傷它,也且不論把螞蟻人為轉移會不會使其找不到回家的路,該高僧這么尊重生靈的話,能不能把自己的屁股放在石凳上,別去坐同為生靈的藤蘿被殺死后做成的椅子。故事中沒說高僧怎么吃飯的,推測所謂不殺生的高僧們是應該不吃肉的,但一定吃蔬菜,仿佛蔬菜不是生命。
王小波在他的《時代三部曲》的第二部《白銀時代》中有描寫一位露陰癖,書中描寫的露陰癖對人們的驚嚇讓人印象深刻,那種不舒服的感覺盤桓我腦中很長時間揮之不去。同樣是外露生殖器官,為什么人們對植物和動物的態度截然相反,在被子植物那叫開花、開放、盛開、盛放、怒放,賞心悅目;在人類則是露陰癖,就是有病的意思,非常不賞心悅目。
04 狗血八卦—博愛的花和它的理想型
雖說博愛,其實花也有其理想型,這點和人一模一樣,要說花的理想型是怎么樣的,首先理解一點:花是被子植物的生殖器,它最主要的功能是繁殖。在花出現之前,地球上占統治地位的植物是裸子植物(Gymnosperm),再之前是蕨類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三者的有性繁殖媒介是不一樣的。在受精或傳粉這個環節,蕨類植物靠水,裸子植物基本靠風,被子植物主要靠動物——大約80%的被子植物依賴動物傳粉。
但是動物有很多種,有大的有小的,有可愛的也有兇的,有一般兇的也有超級兇的,有一輩子幾乎動也不動還說自己是動物的,有六條腿的有八條腿的也有沒有腿的,還有看似沒有腿如果解剖或者用X光透視還能發現其殘留有腿的痕跡的。那么到底被子植物有性繁殖理想的媒介動物畫像是怎么樣的?這些動物有什么特征?往下看你就會知道,花的選擇和女人選男人簡直一模一樣,女人大多喜歡成功男人,花也喜歡選擇成功的動物,這是“女人如花”典故最早的出處。
花的選擇策略很合理,選擇那些小類群的話確實是很不保險的,小類群的動物物種少、數量小、分布范圍狹窄,一不小心這些動物自己先死了怎么辦呢?還是選擇成功的動物比較靠譜。在花出現的白堊紀,以門(Phylum)而論,陸地上最為成功的四個動物類群分別是:環節動物(Annelida)、軟體動物(Mollusca)、節肢動物(Arthropoda)、脊索動物(Chordata)?;▋合矚g them all ? 花兒到底為誰開?
首先要說的是環節動物,顧名思義,身體一環一環的,由許多相似的體節構成,代表動物——蚯蚓。它們不太可能受花兒的喜歡。第一,它們太宅了,沒事多宅在土里,花兒盛開它們都不出來看一眼。第二,它們想看也看不見,這些家伙要么沒有眼睛、要么只有眼點無法成像,花開得再鮮艷對它們來說也是白瞎。第三,它們沒演化出真正的附肢(也就是腿),行動遲緩又不擅爬樹登枝,都夠不著花啊,傳什么粉?
第二種軟體動物,代表動物——蝸牛。“阿門阿前一棵葡萄樹,……,等我爬上它就成熟了”。它們的動作實在是太慢了,葡萄樹代表被子植物直接拒絕了它們。
第三種節肢動物,代表類群——蜘蛛、蜈蚣、昆蟲等。在已知的上百萬種動物中,節肢動物占90%以上,不僅分布廣泛,個體數量也很龐大?;▋寒惓Ed奮,對這樣成功的動物垂涎欲滴,嘴里嘖嘖其聲上下打量,在它們之間挑來挑去,最終選擇了昆蟲,而且主要是有翅膀的昆蟲。蜈蚣也不是長頸鹿,一抬頭就能吃到樹頂盛開的小白花,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拼的是心態,未必實際管用,要想與花戀,得先比較容易夠得著花骨朵兒,這還是有些門檻的。會飛,對于花粉傳播來說太重要了,飛翔不僅意味著效率——傳播得更快,還意味著距離——傳播得更遠。
第四種脊索動物,代表類群——蛙類、恐龍、有鱗類、鳥類、哺乳類等?;▋喝绻x擇合適的脊索動物,首要原則也應該會和選擇有翅昆蟲一樣——會飛,但是大多數脊索動物恐怕不太看得上花兒,因為脊索動物體型普遍比昆蟲大得太多啦。大得多又怎么樣?當然是吃得多。而且還不只是吃得多的問題,會飛的陸生脊索動物里面,就屬恐龍中的翼龍、鳥類中的大多數、哺乳類中的蝙蝠。翼龍就略過,還沒見過幾朵花就被小行星撞地球給滅門了。鳥類和蝙蝠,那可都是恒溫動物啊,基礎代謝率宇宙超級無敵高的啊,同等體型的昆蟲能滿足的花蜜花粉,在這些恒溫動物面前不太夠看的。食花的鳥類不多也許是一個例證,今天中國記錄到的一千多種鳥中,以花蜜和花粉為主要食物的集中在太陽鳥科和啄花鳥科,共計不超過20種,也毫不意外地都是小體型,而且它們還要吃蟲,因為只吃花是吃不飽的。
而且還不僅是吃得多能量消耗大的問題。動物體型一大,就不太適合傳粉了啦。那種感覺就像,怎么說呢,就像男人刺繡,就像殺雞用牛刀,哪兒哪兒不對勁。小動物身上沾了花粉,再沾到柱頭上傳粉,就比較和諧??墒?,大型的脊椎動物,就別指望它小心翼翼地傳粉啦,不掰折你的花枝就不錯了。綜上所述,花的理想型大體是:會飛的小動物。理想型的關鍵詞是理想,現實是千變萬化的,在理想型之外科學家也收獲了意外和驚喜。就拿哺乳動物來說,狐猴、松鼠、負鼠等也有被記錄到訪問花朵并參與傳粉,看來,在戀花這件事上,蝴蝶的情敵著實不少。
“蝶戀花(上)”講了四大部分,“蝶戀花(下)”將從階層躍遷史、紅皇后假說、浪漫與現實三大部分講述,To be continued…
供稿:生態規劃事業部—潘鐘
TOP